陕邮新闻

    讲好邮政故事

    情满邮路献韶华
    来源:陕西农村网   2020-11-23   

    凌晨4点起床上班,深夜下班回家,20年如一日,翻山越岭,风雨无阻,穿梭在崎岖蜿蜒的邮路上。

    20年,投送邮件20万余件,没有丢失损坏过一件,没有接到过一个投诉;20年,在山路上跋涉58万公里、足迹遍布40多个村3万多个家庭;20年,从一个不谙世事的懵懂少年变成中年,20年,从送信、送报纸,到送包裹、送物资,一条似乎永远走不完的路构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他就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安康市分公司张滩邮政支局的邮递员杨邦启。

    作为一名80后,杨邦启没有像许多年青人一样,一心只想过安逸舒适的生活,而是早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2000年,不满20岁的他就在张滩邮政支局应聘上岗,当上了一名邮递员,负责为边远的八里乡送报纸、送信、送录取通知书和汇款单。刚工作几天,杨邦启就体会到邮政工作的繁重,全乡500多户的信件、报刊等都由他投送,每天,他都要把6个行政村走一遍,路程长达100多公里,一天跑下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邮政局的几个邮递员都吃不消,辞去了工作。

    “邮政工作真的太忙太累了,有时候真不愿意让儿子干这份苦差事。”可不管妈妈怎么劝说,还是拗不过杨邦启的犟脾气。杨邦启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知道邮递员对农村的重要性,所以,再苦再累我也不怕,反正这个工作我是干定了!”,没想到,这一干就是20年,20年,杨邦启从八里、石梯、枣园、大树岭到关家、坝河,投送地点换了一个又一个,同事换了一批又一批,业务量增加了一次又一次,而他却始终坚守在乡邮员的岗位上。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乡村邮递员工作的真实写照。为确保报刊、信件全部准确无误投递,杨邦启每天早上4点钟就得起床,到支局分拣报刊、信件,之后便匆忙上路。当时的送信条件十分艰苦,有的镇道路还没有硬化,村不通公路,只能靠自行车和步行作为交通工具,翻山越岭,走村入户,把报刊、信件送到收件人手中,有时道路损毁,自行车骑不动,就只能把车扛在肩上往前走,变成了“车骑人”,那种艰难无助的心情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到,几度想到放弃,但一想到当初的誓言,杨邦启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即使脚板上的水泡磨破了一次又一次,他仍然风雨兼程完成邮递任务。

    工作虽然艰苦,却阻挡不了杨帮启为乡亲服务的热情。每年八九月份是各大高校发放录取通知书的时间,邮政局里的电话总是不间断有人打来。“打电话的大都是偏远村镇的乡亲,询问录取通知书送没送到”,杨邦启说,“有一年8月下旬的一天,暴雨倾盆,下午5点多到了一份西安财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看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也特别高兴,孩子家长要求当天送到,我就答应了。”通知书的收件地址在与旬阳县交界的坝河镇樟树村,由于连降暴雨,道路难行,为让尽早将邮件送到,杨邦启仍然披着雨衣,连走带爬蹚泥路,将通知书送到村民家里。看到录取通知书时,村民一家人都激动哭了,杨邦启也充满了自豪感。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山区邮政业务从当初投送报刊、信件为主,发展到现在快递包裹和农产品为主。“我们的猕猴桃多亏杨邦启的快递,他帮我们把猕猴桃迅速销往全国各地,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关家镇马湾村汪显明高兴地说。现在杨邦启常常是上山时拉一车大小不一的包裹,下山时驮一车猕猴桃、红薯粉条、高山大米、腊肉、木耳等当地特色农产品,助推了脱贫攻坚,受到群众称赞。

    方便了群众的日常生活,杨邦启还免费当起了村民的带货员。家住坝河镇斑园社区的退休教师刘福义,患哮喘病,常年需要吃药,而这种药在安康城里才能买到。刘老师自己年高体弱、行动不便,子女不再身边,杨邦启得知情况后,主动帮刘老师买药,送上门后,刘老师见人就说:“杨邦启比我的孩子还好,没有他,我的这条命怕早都没有了。”

    村民黎帮连的子女常年在外地打工,平时联系主要靠一部“老年机”,听得见声看不见人,老人和子女两头牵挂。杨邦启送信时,就隔三差五到老人家里,用自己的智能手机连线老人的子女,让他们“面对面”沟通,老人和他的子女乐开了花。老人的女儿刘建英说:“杨邦启让我们更清晰看到父亲的身体和生活情况,我们少操了多少心,他真是一个好人啊!”

    “杨邦启几乎每天都要免费帮乡亲们带菜、米面油、农药种子,甚至是带户口本、带钥匙,有时候他也自己掏钱,救济一些需要帮助的乡亲。”妻子吴忠花说,在他的帮助下,一些乡亲的生活得到改善。

    “乡亲们看到我,总是笑脸相迎、热情相待,虽然我把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在了邮路上,但是我永远不后悔,因为再艰苦的活也得有人干,再重的担子也要有人挑。”杨邦启说,“我今年刚刚40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只要邮政部门和乡亲们需要,我就会一直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