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邮新闻

    身边榜样

    黄河岸边“鸿雁”传情
    宋增战 郭艳萍 李慧琴   2021-08-31   

    在春夏秋冬的轮回中,在花开花落的更迭间,人们经常能在乡间的路上看到这样一个人、一辆车:他经常穿一身绿色衣服,开着绿色的邮车,载着满满的报纸、信件、包裹,行进在千村万户,出没在大山深处、乡镇机关、农家院落,成为当地老百姓心中最温暖的形象。

    这个人,就是榆林市吴堡县分公司普通的邮运员薛爱其,一年12个月,独自行走在吴堡县的各个角落。

    1997年,28岁的薛爱其从父亲的手中接过了接力棒,到岔上镇邮电所当了一名普通的投递员。父亲拉着他的手说道:“送信就是为党做事,为党做事的人就要吃得起苦。”薛爱其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里,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从此,不管天气如何恶劣,他每天都要载着几十公斤重的信件和报纸,跋涉在近百里的邮路上,20年来风雨无阻,用自己的坚毅和汗水为村民架起了一座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薛爱其所在的岔上镇,很多老人有读报的习惯,为了使这些老人能及时看到报刊、收到信件,薛爱其把他们所订的报刊熟记于心,及时准确地送达。有的老人眼睛不好,薛爱其就帮他们读报刊、信件,甚至替他们写信发信。有的老人儿女不在身边,他就帮他们缴电话费、取退休金、买面……老人们提起他都是赞不绝口。

    2010年12月,薛爱其看到一张寄往“岔上镇李家河村”的汇款单,可当地并没有这个地名。那么,这个汇款单应该是寄往哪里的呢?他想起和岔上镇接壤的寇家塬镇有个李家河村,是不是误写了?当天投递完邮件后,他骑上自行车到寇家塬镇去核实,可是一打听李家河村也没有这个人。薛爱其连夜四处打听,终于知道相邻的辛家沟乡有一个叫李家原村的,这才把汇款单送到收款人手中。同年,薛爱其的岔上镇收到几封来自国外的信件,都是从台湾寄来的,找不到收件人。薛爱其觉得这可能是连接亲人的线索,他有责任把这断了的线连起来。于是,他开动脑筋,搜索自己的信息库,在投递过程中四处打听,遇到年纪大的老人会特别去多问一问。三个月后,薛爱其终于找到了收件人,连起来了这根断了50多年的线。

    投递的道路上摔伤、磕碰的事时有发生,2017年新修成的沿黄公路,山高坡陡,土石松散,常有石块飞落,尤其是大雨过后,常有石块从悬崖上滑落。当年12月某一天,一群啃草的羊把山坡上的石头翻滚下来,当时骑着摩托送件的薛爱其通过得慢了一点,一块拳头大的石块飞向他的头部,幸亏他头戴钢盔,头皮没有撞破,但头还是很疼。稍作休息之后他忍着疼痛又上路了。他说:“只要父老乡亲们开心,我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近年来,网购邮件越来越多,县城的投递工作量非常繁重。2016年以后,薛爱其开始做城市投递,他从早到晚马不停蹄,不是收包裹就是分报纸,不在分发室就在县域内的寇家塬镇、岔上镇驾车送报。20多年来,他先后投递报纸33万份、杂志10多万份、函件6万多份、包裹2.1万多件,为大山深处的老百姓架起了一座“绿色桥梁”

    汗水洒邮路,浇出光荣花。由于薛爱其认真努力工作,他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投递员”“先进工作者”,今年6月被评为第八届“榆林好人”,7月又荣获2018—2020年度陕西邮政企业党员先锋岗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