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邮新闻

    新春走基层

    陶岭社区:“邮政绿”绘就乡村振兴“丰景图”
    张潇   2025-01-27   

     

    农历腊月十七,冬日的阳光洒在商洛市洛南县城关街道陶岭社区的文化广场上。在这里记者遇到了刚刚走访归来的集团公司驻陶岭社区第一书记顾岩,“春节快到了,我们社区干部到群众家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在送去慰问的同时也看看还有什么能为大家做的”,这位脸庞被山里的太阳晒得黝黑的帮扶干部微笑着告诉记者。

    刚刚过去的2024年,在中国邮政的帮扶下,陶岭社区发生了不少新鲜事儿,村民们第一次尝试了对虾养殖,第一次用智慧大棚栽种白芨、毛慈菇等高收益中草药,实现了监控全覆盖,文化广场也新换了节能LED大屏,群众的生活正如这渐浓的年味一般,愈发甘甜。

    “2024年国庆之前我们培育的对虾第一次出栏,当年就实现了一百多万元的销售额,除去设备、人工成本,净收益三十多万元,可算是开了个好头,也让我们对这个项目更有信心了!”来到对虾养殖大棚,顾岩不无自豪地向记者介绍。据了解,项目投资200万元,对社区原有的大棚进行改造提升,建成了南美白对虾设施养殖基地,充分利用了闲置大棚,盘活了集体资源,同时带动了社区群众就业。正在大棚里忙活的罗鹏是该项目的受益者之一,2024年之前他一直在外地务工,如今的他终于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的心愿。“老人年纪一天天大了,两个孩子又都在升学的关键期,以前在外打工实在是放心不下”,罗鹏向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现在我们夫妻俩在大棚这边工作,每个月的收入也有五六千元,在家吃住都能省钱,不仅照顾了家里,从经济上算也比外出务工还要实惠!”

    紧挨着对虾养殖棚的,是一字排开的12个智慧大棚,分别种植着网纹瓜、辣椒、红仁核桃、圣女果、白芨、毛慈菇等不同种类的经济作物。2022年,针对陶岭社区农业生产情况,结合现代科技和智能化管理理念,中国邮政助力扶持当地建设智慧大棚,主要种植高经济附加值的农产品,打造县城周边群众的“菜篮子”。利用电脑实时监控,严格控制大棚内的温度、光照、通风等,通过精细化管理,确保蔬菜生长在最佳的环境中。2024年,邮政更是为这些大棚新安装了自动喷灌系统,真正实现了喷灌、水肥、温湿度的智慧化一键式操控。

    “这两年我们也在不断地尝试,看看哪些品种的农作物收益高、效果好,2024年我们尝试引进种植了白芨、毛慈菇等三年生中草药,经过一年的育苗期,目前长势不错。等到开春我们就会把这些培育好的中草药苗分发给群众种植,预计白芨每亩的收入能达到5万元,毛慈菇每亩能收入20万元!”提起智慧大棚,正在地里查看长势的社区工作人员何斌如数家珍,目前这一项目已带动社区20多名群众就业。记者了解到,2025年,邮政将与当地回乡带头人深入合作,进一步加强智慧大棚建设,扩大智慧大棚规模,让更多群众从中受益。

    “这一年邮政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可不止这些”,回到社区文化广场,陶岭社区支部书记冀征锋指着新换的LED大屏,喜滋滋地对记者说,“这个大屏幕可发挥了大作用,暑假期间邮政帮扶干部为了拢住村里的娃娃们,不让他们下河游泳,每晚都用它放动画片,进行防溺水教育。邮政还出资为村里实现了监控全覆盖,今年夏天洛河发大水,咱们从监控就能实时掌握涨水的情况,邮政是真心给老百姓办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