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团公司、省分公司深化改革、提质增效的战略部署下,西安邮区中心锚定“效益优先、精益管理”,将降本增效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抓手。继2024年成本管控指标领跑全国,2025年在确保时限、质量的前提下,该中心聚焦管理创新、数据赋能、运输优化与流程再造,推动降本增效工作向纵深发展。截至5月底,内部处理环节单价较上年下降22.97%;陆运环节单价较上年下降7.31%。装载率达58.3%,位居全国省会中心第三位,为邮政企业实现质效双升提供了生动实践。
管理筑基: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
西安邮区中心党委牵头成立降本增效专项工作小组,构建“目标分解、责任到人、过程管控、考核闭环”的全链条管理体系,制定并分解年度降本目标,细化为件均成本、人均处理效率、干线邮车装载率等具体指标,围绕目标制定措施并落实“四个到人”机制。
每周召开降本增效工作推进会已成为管理常态,财务、运输、处理等多部门联合“会诊”,穿透分析邮路盈亏、车辆使用等关键数据。例如在6月份的分析会上,通过追踪西安-合肥、长沙邮路装载率,精准制定先上加班车、正班车收尾等策略,为后续提升装载率奠定基础。这种“数据驱动+集体决策”的管理模式,确保降本措施精准命中“靶心”。
数据赋能:打造多维分析决策引擎
西安邮区中心将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构建覆盖效率效益、作业流程、邮路组织的全方位分析体系。
邮件运输中心每月深度分析邮路损益及影响因素(车型、装载率、品类等),动态优化作业组织。3月报表显示30吨车型效益优于40吨,随即下发通知替换委办邮路中40吨车型。这种“数据穿透+业务溯源”模式,实现了降本增效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根本转变。
运输变革:“动态调优 精准降本”
聚焦运输成本关键环节,该中心创新实施“邮路协同、车型匹配、频次调控、尾量精管”动态调优机制,在确保时限的前提下,深挖运输环节降本潜力。
精准分析各邮路盈亏,管控开行往返邮路。在西安-北京邮路优化中,发现现有12吨车型返程存在“载重不足、容间浪费”问题,经与北京中心协同,将线路调整为2轴挂车执行往返运输,可减少西安中心出口12吨车型使用。在第六批次邮路调整中,通过停开载运率不足的西安-合肥陕2自办邮路,将释放运力投入北京线路,既满足管控要求,又实现成本压降。
“合理串行,汇集发运”成为邮件运输的增效利器。针对草滩、港务同路向派发9.6米车辆,统筹调度使用16.5米车辆开通串行邮路,2025年1-5月减少发车1018趟次,节省运费约200万元。在榆林、汉中、延安、天水等邮路实施“小改大”,将9.6米车型替换为16.5米大车,减少发车1796趟次,压降成本80余万元。
尾量发运的精细化管理体现着西安邮区中心的”绣花功夫”。针对中山、东莞路向的加车低效问题,创新实施”尾量转寄”策略(中山、东莞尾量转广州、淮安尾量转南京发运),并升级南京线路车型。青岛路向因加车装车耗时久,取消港务9.6米加车,尾量转济南发运,同步提升邮路出局效率。
发车频次的”精准瘦身”同样成效显著。春节旺季后,根据榆林邮路返程装载变化,将返程频次从四个压缩至三个,榆林港3改为委办单程邮路。航空处理中心功能定位调整后,通过车型降级与串行运输,商洛、铜川等线路每日节约费用超2500元。
装载革命:创新考核激活效能潜力
车辆装载率作为运输效率的“晴雨表”,西安邮区中心将其纳入核心考核,制定《邮件处理中心件数装载率考核办法》,以重点路向为单元,建立”装车数量-装载率-成本节约”的量化关联机制,将指标分解到网格长、装车员等一线岗位,形成”人人肩上有指标、车车装载有标准”的管控格局。
操作层面,业务管理人员落实”走动巡查”,不定期监管车辆装载情况;网格长每小时拍照报备装车情况,实现装载质量全程可追溯;针对港务区和草滩的尾量邮件,采取提前盘驳措施,在提升装载率的同时有效减少邮件逾限。
邮件处理中心与邮件运输中心的协同联动是优化装载的“最强大脑”。每日根据业务量动态调整车型储备,精准匹配量能;精准测量车辆容积,对车型配置不合理、未满载及方量异常等问题,实施降档结算。1-5月通过降档结算累计降本达240余万元。
流程再造:内部挖潜释放管理效能
西安邮区中心将内部流程优化作为降本增效的“第二战场”。安排自有人员开展异形件集包,在手工处理线将非标邮件人工封发成总包,全年预计可节约150余万元。邮件处理场地的功能调整同样带来成本红利。将兰州邮件处理由西区(人工扫描)调整至东区(直连配发),并开设银川双格口,采用直连配发模式,全年预计节约近70万元。
降本增效同样离不开设备效能、人员效率的提升。近年来西安邮区中心围绕“流程更优、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质量更好”落实多项具体举措,奋力推动规范化改革不断深化。5月份人均处理效率逾2500件/人·日,再创历史新高,设备综合效能增长至84%以上。
站在年中节点回望,西安邮区中心的降本增效工作已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集成”。面向未来,该中心制定了”三维提升”的进阶计划:在管理维度,落实“四个到人”机制,提升车辆装载率、人均处理效率和邮件上机率。在效益维度,通过精细化调度实现“时限达标、成本最优”。在规范维度,全面落实《处理中心规范化管理手册》,实现各环节定额达标。
从管理筑基到数据赋能,从网络优化到流程再造,西安邮区中心的降本增效实践,不仅是一组亮眼的财务数据,更是邮政企业改革发展的生动缩影,为邮政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着“西安智慧”,输出着“西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