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发布,江苏省徐州市邮政分公司的“环保邮你”志愿服务队荣获“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称号。他们常年穿梭于城市街巷与乡村田野,将环保理念通过一个个包裹、一条条邮路传递到千家万户,让生态文明的种子生根发芽。
网络赋能 点线面织就环保宣传网
清晨6点,徐州市分公司投递员李师傅像往常一样整理邮件,但邮包侧袋里多了几张环保宣传单页。“今天要去的小区最近在搞垃圾分类,正好把这些资料带给居民。”这样的场景,在徐州3.4万公里的投递段道上每天都在上演。
2015年,“环保邮你”志愿服务队应势而生。依托徐州邮政239个邮政网点、4632个加盟店和2233个村邮站组成的立体网络,服务队构建起覆盖城乡的环保宣传矩阵。在市区网点,40个“文明角”成为环保宣传的固定窗口,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着绿色公益广告;在乡村邮站,志愿者们将节水灌溉手册随邮件送达田间地头。
“一路五随”机制是这支队伍的独创之举。投递员在日常工作中随机传播环保知识,新修订的环保法规随时送达企业,发现环境违法行为随手拍摄上报,接到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随即通联相关部门,同时随缘招募志同道合的志愿者。这种“工作即志愿、志愿即生活”的模式,让环保宣传融入邮政服务的每一个环节。
每到植树节,志愿者们带着铁锹、树苗走进社区公园,十年间累计种植各类苗木3万余株;在绿色包装培训现场,网点工作人员教客户折叠可循环包装箱……截至目前,服务队已开展环保讲堂等志愿活动8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5万余份,覆盖人群超600万人次,真正实现了“邮路延伸到哪里,环保宣传就跟进到哪里”。
协同发力 跨部门构建生态共治圈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废电池属于什么垃圾吗?”在徐州市少华街小学的课堂上,邮政志愿者正通过“一页集邮”活动讲解环保知识。课桌上,印有环保主题的邮票与垃圾分类手册整齐摆放,这种“集邮+环保”的教学形式让孩子们兴趣盎然。
这是服务队联合多部门开展“一路五进”项目的生动缩影。通过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的全方位渗透,“环保邮你”品牌逐渐深入人心。
部门协同产生的效应远超单一行动。2024年,服务队与徐州市文明办共同打造“文明邮你”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将服务触角向基层末梢延伸。在铜山区汉王镇,志愿者们既讲反诈知识又授环保技巧;在云龙区黄山街道,健康讲座后紧接着就是垃圾分类实操培训。“平安邮你 警邮同行”校园行活动则展现了跨界合作的创新力。服务队联合公安局、教育局开发平安主题明信片,一面印着交通安全知识,一面留出空白让孩子们书写环保心愿。这种协同效应还体现在技术推广领域,依托大数据平台,志愿者们为种粮大户精准推送施肥方案。
守正创新 老行业焕发志愿新活力
打开“徐邮文化”微信公众号,由服务队联合文创公司设计的Logo卡通系列作品正在讲述绿色环保的故事,用新颖化的环保形象普及绿色知识。
在创新志愿服务形式上,这支队伍从未停止探索。构建“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模式,线下在实体网点开展互动体验活动,线上升级新媒体平台开设环保专栏,形成“网点有活动、线上有呼应”的传播闭环。
“虚拟+现实”的融合让环保宣传活起来。服务队设计的“环小邮”卡通公仔,既是志愿服务的形象代言,又成为校园环保课堂的教具;制作的环保主题微视频,通过网点厅堂循环播放;开发的环保知识竞答小游戏,让用户在闯关过程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项目化运作是保障服务持续开展的关键。服务队成立由政府部门、邮政企业、社会组织代表组成的创建工作组,制定实施意见、召开启动会议、开展评比表彰,形成标准化的项目管理体系。每年发布的志愿服务典型案例,既总结经验又示范引领,让“环保邮你”从自发行动成长为品牌项目。
聚沙成塔 圈层化构建志愿生态圈
“我是在取快递时看到招募令的,现在每周都来参加环保讲堂。”退休教师张阿姨是通过邮政网点加入的志愿者,如今已成为社区环保宣讲的骨干。在徐州,像张阿姨这样的志愿者已有1067名,组成10支专业分队活跃在各个领域。
服务队创新“圈层化”招募模式,以邮政员工为核心层,通过网点招募社会志愿者形成扩展层,再联合环保社团组织构建外围协作层。建立的“环保邮你”联盟,定期召开恳谈会分享经验,目前已吸纳多家环保组织加入,形成“1+10+N”的志愿服务格局。
在校园,“图书漂流”活动让旧书焕发新生,累计循环借阅图书达8万册次;在社区,“绿色家庭”评选带动1.2万户家庭践行低碳生活;在企业,绿色包装倡议得到300余家电商响应,每年减少快递垃圾50吨。这些由点及面的志愿活动,正悄然改变着城市的生态气质。
十年耕耘结出丰硕成果。“环保邮你”志愿服务项目先后获得江苏省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金奖、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公益文化品牌奖等荣誉,服务队获评江苏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当一份份荣誉与10万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11万人次的服务记录放在一起,便勾勒出一幅邮政人用初心守护绿色家园的生动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