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川的黄土塬间,蜿蜒的乡村小路上总有一抹“邮政绿”穿梭不息——那是投递员的三轮车,车斗里装着老人的药品、孩子的新衣,更载着红枣、苹果等乡土好物“出山进城”的希望。近年来,延川邮政以“人民邮政为人民”为宗旨,深耕乡村寄递网络,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让物流通途变成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城乡之间的“暖心摆渡人”
“张叔,您买的农药到了,赶紧拿去给西红柿用上!”清晨的阳光刚洒向杨家圪坮行政村,投递员赵法星就踩着三轮车停在路口,将包裹递给等候的张永渊。此前,张永渊的大棚西红柿叶子出了问题,急得他网购农药,“多亏邮政送得快,两三天就到,直接送上门,不然我的菜就毁了!”
这样的场景,是赵法星12年投递生涯的日常。从最初“快递只到镇上”,到如今“163个自然村全送上门”,他的车轮见证了延川乡村物流的变迁:“现在村里老人常收到子女寄的东西,接过包裹时那股高兴劲儿,让我觉得再累都值。”
正午的马家河工业园区,投递员任向明正忙着给锦春枣业装货。一箱箱封装好的红枣、杂粮码满车厢,即将发往全国。“淡季一天几千件,旺季能上万件!”任向明擦了擦汗,“除了送村民的快递,每天都得来这儿收农产品,不能耽误企业发货。”
秋日的杨家圪坮镇,苹果丰收季让投递员杨耀俊忙得脚不沾地。他不仅要给13个行政村送日常包裹,还要帮果商把刚采摘的苹果装车。“从9月到次年2月,每天从早9点忙到晚9点。”杨耀俊笑着说,“看着苹果能及时发出去,果农们挣钱了,我比谁都高兴。”
让农产品“跑得快、走得远”
“以前担心快递慢、运费贵,现在邮政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锦春枣业总经理刘锦春算起“明细账”:“公司每年发十几万单农产品,旺季日发2万多单,邮政经常上门取件、帮忙打包,3到4天客户就能收到,售后也省心!”
这份便利,源于延川邮政织密的寄递网络。目前,延川邮政已实现七镇一街一社管中心全覆盖,163个自然村“投递到村、送货到户”,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和城市一样的寄递服务。针对农产品上行,邮政还定制了“个性化方案”,提供“上门取件+打包”一体化服务,让果农、商户“在家就能发快递”。
“物流是农产品外销的生命线。”延川邮政寄递业务主管张艺哲说,“我们聚焦电商客户、小微企业、土特产门市和农户,就是要让延川的好东西能及时运出去、卖上好价钱。”
从“快递自由”到“产业自信”
“现在住农村和城里没啥区别!”杨家圪坮镇村民李卫东拿着刚收到的快递,语气里满是满足,“以前取快递要跑镇上,现在邮政一周来五六回,买啥都方便。”
快递通了,不仅改变了村民的生活,更点燃了乡村产业的信心。科丰农业员工贾培刚指着成堆的苹果箱说:“全国各地都能发,四川、湖北的客户都爱买我们的山地苹果,邮政的包装和运输都靠谱,客户反馈特别好!”
如今,在延川的沟卯梁塬间,一件件包裹像流动的“血脉”,串联起城市与乡村,连接着需求与供给。延川邮政的投递员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让“邮政绿”成为乡村振兴路上最亮眼的色彩。未来,延川邮政将继续优化寄递服务,让更多乡土好物走向全国,以邮政力量为延川乡村振兴绘就更美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