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恰逢重阳佳节,由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邮政集团陕西省分公司、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人民政府、中国邮政集团商洛市分公司、中国邮政集团洛南县分公司共同承办的“中国邮政?千县万品好物产?走进大美陕西”乡村振兴主题直播活动,在秦岭腹地、汉字故里——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成功举办。
来自商洛市政府、陕西省农学会、洛南县委、中国邮政集团总部、陕西省及商洛市、洛南县邮政相关领导,创业者代表、三农领域专家学者、邮政产业链合作伙伴代表、陕西邮政的金牌主播团队和媒体记者等百余人现场参与活动。
本次活动以“邮助三秦振兴 ‘陕’亮一桌好饭”为主题,通过央视网、央视网视频号、央视影音客户端等央视新媒体平台全程直播,并联动中国邮政全媒体矩阵、陕西邮政直播平台及省、市主流媒体同步转播,立体呈现了中国邮政扎根乡土二十余载,通过“服务驿站+三级物流+产业金融”的创新模式,助力洛南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人才回流、共建乡村生态的生动实践,为全国乡村振兴贡献了可复制的“洛南智慧”与“邮政方案”。
奋斗者之歌——邮传薪火启新篇
有着“人工天河”之称的洛惠渠,见证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三万洛南儿女“不信命、不服输”的奋斗传奇。今天,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正在新一代奋斗者身上延续。
活动中,新时代的“三农”奋斗者们,讲述了他们与邮政并肩创业的感人故事。“菇”勇者罗婵,从大学生村官到“阳光菌业”创始人,她分享了在邮政60万元贷款支持下,坚守深山办厂,每年为乡亲发放40余万元工资,并创新开发“巧遇核桃”产品,带领洛南菌菇、核桃走出大山的奋斗历程。
作为“百年王家”非遗技艺的传承人,“豆腐西施”王洋带领一支由返乡女大学生组成的团队,在邮政50万元创业贷款和定制化物流方案的赋能下,让百年老豆腐搭乘电商快车,开创了老品牌的“新食代”,吸引更多青年“创业不离乡”。
他们的故事,是“洛惠渠宝贵传统”在新时代的传承,也是中国邮政自2002年定点帮扶洛南以来,始终传承为民服务初心,为奋斗者铺就“信息公路”和“致富金桥”的鲜活证明。
治理之变——邮暖乡关创样本
在洛南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中国邮政的绿色身影早已超越传统邮递业务的范畴,融入乡村治理与产业发展的脉络,成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暖心力量”。
罗坡村的红色驿站就是这一转变的生动写照。村支书申敏侠用“治理加减法”诠释了驿站的蝶变效应:在邮政资金支持下建成的驿站,不仅为村民“减去”了往返乡镇取件的五六公里奔波和每次4元的路费,更通过干群之间的日常交流,“减去”了潜在的矛盾纠纷,实现了“小事不出村”。与此同时,驿站还“增加”了服务渠道与治理温度,成为“党建红”与“邮政绿”深度融合的民心枢纽。
宽坪村则谱写了另一曲“火红富民经”。村支书马亚军与“辣上天”合作社吴佩分享了他们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种苗补贴、保底收购,到后续助力建设加工厂,邮政帮扶的全程赋能让合作社建起了剁椒厂,开发出辣椒酱等高附加值产品,既增强了产业抗风险能力,也为村民增收注入了持久动力。
罗坡村和宽坪村的蜕变并非个例。五年来,中国邮政在陕西商州区、洛南县等重点区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帮扶成绩单:累计投入帮扶资金7000万元,发放涉农贷款39亿元;助力商州区打造百亿级核桃产业,发展草莓智慧大棚,推动多个村入选2025年陕西省首批“千万工程”示范村;在洛南县培育形成1.35万亩辣椒产业集群,带动3.2万农户户均增收6400元;建成204个红色快递驿站,实现县域行政村“15分钟便民服务圈”全覆盖;帮助251名贫困学子就业,开展1.7万人次技能培训;投入1424万元改善生态基础设施,修建便民桥、路灯和乡村道路;直接采购农产品3.2亿元,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产品34.7亿元;助力100万件农产品出村,为农民增收1900万元。这些扎实的数据,见证了中国邮政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深耕细作。
陕西省农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旭锋在活动现场的点评,为这份成绩单作出了深刻注脚。他将中国邮政在洛南的实践精辟概括为“真金、真情、真链”,并特别强调“真链”的独特价值:“中国邮政的创新之处,在于实现了从物流配送员到全链条产业合伙人的角色跃升,为秦岭大山里的绿色、有机农产品,提供全方位、全产业链的推进和帮扶,这正是‘洛南样本’最具借鉴意义的核心价值。”
产业之兴——邮解三难向繁荣
放眼三秦大地,中国邮政充分发挥“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独特优势,精准破解农村产业发展的“物流难、融资难、销售难”三大瓶颈,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宝鸡,“宝宝面皮”的产业化之路正是这一实践的生动体现。负责人王毅深情回顾了创业历程:从最初街边小摊起步,到如今发展成为拥有200多家加盟店、产品远销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知名品牌。在这段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是中国邮政的全方位赋能——从关键时刻的金融支持,到稳定的采购订单,再到正在规划中的无人车配送合作,邮政始终是企业发展路上最可靠的“产业合伙人”。
来自陕南安康的周林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静分享了她的创业故事。原本对茶叶知之甚少的她,借助邮政“邮乐购”电商平台的流量支持和全程冷链物流保障,成功从“茶叶小白”转型为备受追捧的“茶叶网红”。如今,她的直播间不仅让安康富硒茶香飘万里,更直接带动了800多户茶农增收致富,让连绵的茶山真正变成了茶农的“金山银山”。
近五年来,陕西邮政立足“四流合一”的资源禀赋,打造“四流解三难”的特色模式,累计为2.8万家“村社户企店”提供金融、寄递、电商等综合服务,实现农产品销售逾14亿元,寄递近7亿件,融资E放款72亿元,有效促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增效,为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贡献了邮政力量,发挥了央企的排头兵、主力军的作用。
丰收之宴——邮聚山河共飨好时节
活动在欢快的丰收氛围中迎来高潮,一场精心筹备的“一桌好饭”将三秦大地的丰饶物产摆上餐桌,展现出邮政助力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
在“陕”亮99秒推介环节,来自延安、榆林、咸阳、安康、渭南、汉中、西安、铜川的八位邮政金牌主播各展风采。他们带来的洛川苹果、横山羊肉、米脂小米、淳化饸饹、悠源魔芋、富平柿饼、白水苹果、蒲城酥梨、城固蜜橘、临潼甜石榴和板栗红薯、耀州瓷茶具等特色农品和特产,集中展现了优质、丰富的陕西好物产。
活动还在第二现场创新打造了沉浸式的“一桌好饭”。两位当地主播和主持人现场讲解了以特色农品为原材料、精心烹饪的九道特色菜肴和九种时令果品,暗合九九重阳的吉祥寓意。
这桌精心准备的“好饭”,正是邮政打造“千县万品好物产”的生动实践。多年来,中国邮政通过推进“一品一策、一业一策,一类一策”的精准服务,让各地优质农产品从“藏在深山”到“香飘万里”;邮政依托“四流合一”的独特优势,让千家万户的小农品对接全国大市场,打通了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链条。
从这场直播活动可以看到,中国邮政助力乡村振兴,是在尊重乡村特质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既有传统韵味又有现代气息,既保留乡土特色又具备发展活力的新农村,是用创新的思维破解传统难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邮政展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国家队的担当,更诠释了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国邮政在陕西的实践,正是这个时代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华美篇章。
活动期间,陕西邮政微信视频号进行了全程同步转播。